綠能(再生能源)包括太陽能、風力、水力、地熱、生質能。
透過自然資源提供電力,不僅能減少碳排,也可實現永續能源的轉型與應用。
本模擬平台將以太陽能為主軸,協助學生學習電力估算、儲能效率與發電供應關係。
綠能(再生能源)包括太陽能、風力、水力、地熱、生質能。
透過自然資源提供電力,不僅能減少碳排,也可實現永續能源的轉型與應用。
本模擬平台將以太陽能為主軸,協助學生學習電力估算、儲能效率與發電供應關係。
☀️ 太陽能板(產生直流電)
🎛 MPPT 控制器(最大功率點追蹤)
🔋 電池儲能(DC 輸入輸出)
🔁 逆變器(DC ➜ AC 轉換)
🏠 負載設備 / ⚡ 併網
輸入家電設備、瓦數、使用時數與數量,即可自動計算每日總耗電量。可動態新增設備與匯出報表。
設備名稱 🧭 | 瓦數 (W) 🧭 | 每日使用時數 🧭 | 數量 🧭 | 每日耗電 (Wh)🧭 |
---|---|---|---|---|
480 |
⚡ 每日總耗電量:0 Wh
可自訂 MPPT 效率、電池放電效率與逆變器效率,結合耗電需求,模擬系統建議儲能容量。
MPPT 效率 (%)
電池放電效率 (%)
逆變器效率 (%)
⚡ 每日總耗電量:0 Wh
🔋 建議儲能容量:0 Wh
📘 小百科說明:調整日照時間與面板輸出功率,即可模擬電池電量變化與是否能穩定供電。
☀️ 太陽能輸出 (W):
⏱️ 日照時間 (hr):
🔋 總耗電量(Wh):0
欄位 | 說明 |
---|---|
設備瓦數: | 每台設備正常工作時的功率(瓦特),例如電視機 120W。 |
使用時數: | 每日使用該設備的時間,例如每天看電視 4 小時。 |
數量: | 同樣類型的設備數,例如家中有 2 台電視。 |
每日總耗電量: | 計算公式為:設備瓦數 × 使用時數 × 數量。 |
參數 | 說明 |
---|---|
即時太陽能輸出功率: | 當下模擬的太陽能系統總功率輸出(W),可透過滑桿調整觀察變化。 |
日照時間: | 每日平均有效日照時間,預設為 4~6 小時,會影響太陽能總發電量。 |
電池電量: | 電池目前儲電的百分比,依據供需自動調整,代表剩餘供電能力。 |
供電狀態: | 根據總發電與負載需求比較,顯示「✅ 供電正常」或「⚠️ 電力不足」。 |
可持續供電時間: | 根據目前儲電與設備耗電計算,可持續供應電力的估算時數。 |
項目 | 說明 | 常見值範圍 |
---|---|---|
系統效率: | 整體系統包含線損與損耗後的轉換效率。 | 70% ~ 85% |
MPPT 效率: | 太陽能最大功率追蹤轉換效率。 | 95% ~ 99% |
電池放電效率: | 儲能電池轉換輸出時的效率。 | 85% ~ 95% |
逆變器效率: | 將直流電轉成交流電時的效率。 | 90% ~ 96% |